找到相关内容1377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“念佛一声,罪灭河沙”,是真的吗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诸佛妄语妄语非真佛,佛陀彻始至终,从未对众生说过妄语,反而悲心彻骨循循诱导我们踏上解脱之道,共证菩提(梵语bodhi),住大涅槃,岂会妄语之有。   念佛一声,罪灭河沙,道道地地有实质之理,何以故?有佛念即无妄念,有妄念即无佛念,佛念与妄念不得同时存在;念佛(梵语buddhanusmrti)当下自性清净,无有造业故,身口意三业清净,得无量功德,福报日增,诸佛赞叹;若无念佛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5571252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五戒与菩萨戒差别何在?

    如本法师答:   五戒(梵语panca silani),指五种制戒,佛陀为在家男女所制定之戒法。五戒乃小乘戒法,即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饮酒等五戒,是属于尽形寿之戒,命终后当下戒体消失。依此受持五戒功德,最起码可保持来生当人,佛陀制戒的目的,是希望佛弟子能如法受持,如法受持的作用是在增长法身慧命,如是断惑证真,均由守戒的陶养而起。五戒表面看起来,是消极作恶,而无积极为善的作用;但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081512587.html
  • 厦门普光寺昨日举行传授三皈、五戒法会

    “皈依三宝,能出生无量善法,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根本,所得福报,无穷无尽”。五戒杀生而仁慈得长寿,偷盗而义利得富饶,邪淫而礼节得相貌端正,妄语而诚实得善名远播,饮酒而正智得聪明大智。诸佛称赞,...

    佚名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08552323784.html
  • 将佛教道德深入到现代社会

    将佛教道德深入到现代社会  济群法师  在佛法中,道德的具体规范是如何的呢?道德行为又称善行,它的基本内涵便是十善,即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、嗔、邪见,这十种善行包含着我们的身、口、意三业。其中杀生、偷盗、邪淫,是体现在身体方面的善行;妄语两舌、绮语、恶口,是体现在语言方面的善行;贪、嗔、邪见,是体现在思想方面的善行。   与十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5266882.html
  • 问:平时如何自我修行?

    谈修行,论修行,重要的是如何修行呢?可用四句偈十二种修行来做: 修身修口修佛心:首要是先修身,譬如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打人、乱做坏事,这就叫做修身。妄语两舌、绮语、诳语、随便乱说、讽刺、伤害人,叫修口。最后还要修佛心,让我们的心和佛的心一样,就是慈悲心、平等心、般若心。 修自修他修人我:把自己修健全了,叫修自。让别人也得到利益,让别人也渐渐地健全,好像父母教导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491077434.html
  • 问:佛家的“五乘佛法”的内容是什么?

    乘是运载的意思,人天等各以所修的法为乘,运载到所要到的目的地去。佛陀说:有五种不同的修法: 一、人乘:人乘遵守“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饮酒”五戒教法,运出四趣,而得生于人道。 二、天乘:天乘遵修“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言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欲、嗔恚、愚痴(邪见)”十善戒的教法,运出五道,而得生欲界天。 三、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0477538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对于在家居士,是否受持五戒就够了?

    济群法师答:   作为在家人,严格将五戒持好还有些难度。尤其在现代社会,受持五戒会面临很多考验。杀生就容易做到,但更难的是偷盗。现代企业存在很多偷盗问题,常常在有意无意中就会犯戒。至于邪淫和妄语,在如今这个红尘滚滚的世界,每天面对这么多诱惑,这么多境界的考验,稍注意也可能违犯。所以,五戒看似简单,但也不容易持得清净,切莫掉以轻心。   五戒之外,最好还要多受持八关斋戒。八关斋戒是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对于在家居士,是否受持五戒就够了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90777884.html
  • 佛成道日 大佛寺《千佛宝忏》法会圆满成就

    )偷盗(与取),(三)邪淫(非梵行),(四)妄语(虚诳语),(五)饮酒。五戒之中,前四戒属性戒,于有情之境发得;后一戒属遮戒,于非情之境发得。又前三戒防身,第四戒防口,第五戒通防身、口,护前四戒。   我国古来以五戒配列于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常,复以杀配东方,盗配北方,邪淫配西方,饮酒配南方,妄语配中央。   第二种,亦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。即:(一)杀生,(二)偷盗,(三)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1/0830157792.html
  • 佛教的养生之道(四)

    细行,略则三百四十八戒。对于广大的在家佛教徒,一般要求能遵循佛教基本的行为规范,即守五戒,行十善。五戒是: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饮酒;十善是: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两舌、恶口...色欲、乱搞男女关系,不仅破坏家庭,危害社会,亦为传播性病、爱滋病,戕身害命的首要祸乱之源,古往今来,各国法院或各地临床的案例不胜枚举。此戒正是要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种危害。  四、妄语戒:就是不要说假话,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747755.html
  • 五戒与十善

    经常说的五戒、十善则是僧俗两众共通的。所谓五戒是:一杀生,尊重一切生命,不许杀害;二偷盗,也叫“与取”,不能擅取他人的东西;三邪淫,不许发生正当的男女关系;四妄语,对自己知道的事情,不能乱说,骗人;五饮酒,饮用带有刺激性的、容易麻醉神经或使人丧失理智的饮料。所谓十善业,简称十善:即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欲、嗔恚、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873407.html